5 个月前,徐女士察觉到自身听力在潜移默化中减退,误以为是中耳炎作祟而未予重视。直至近日,她突然出现面瘫症状,不仅面容受到影响,咀嚼、闭眼等日常功能也随之受限。经我院全面检查,磁共振结果明确诊断为听神经瘤 —— 正是这个生长于颅底关键区域的肿瘤,持续压迫着重要的面神经与听神经,进而引发了听力受损与面瘫的系列症状。
听神经瘤手术被誉为神经外科领域的“精细活”,徐女士的肿瘤直径3.0cm,Koos分级Ⅳ级,肿瘤严重压迫脑干及颅神经,既要彻底切除肿瘤解除压迫,又要在密布重要神经和血管的狭小空间内,保护面神经和听神经不受损伤。这对手术团队的技术、经验与术中神经功能监测水平提出了极致要求。面对徐女士和家属“保住笑容,留住声音”的深切期盼,神经外科蔡璞主任团队毅然接受了挑战。
经过多学科会诊(MDT)和周密的术前规划,并得到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神经外科蔡璞主任团队决定采用经典的乙状窦后入路术式。在先进的手术显微镜下,专家们屏息凝神,凭借炉火纯青的显微操作技巧,辅以全程、灵敏的神经电生理监测保驾护航,犹如在神经丛林中“抽丝剥茧”,最终将肿瘤彻底切除,关键的面神经与听神经结构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功能维系。
手术的成功为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显著提升,短短几天,徐女士的面瘫症状明显改善,久违的笑容重新浮现,听力也出现了可喜的恢复。这份沉甸甸的健康馈赠,最终化作出院时那面承载着无限感激的“医术精湛除病痛,医德高尚暖人心”锦旗。
这面锦旗,不仅是对我院神经外科团队勇闯技术禁区、挑战高难度“保面保听”手术能力的权威认证,更是对团队“以患者为中心,以技术护健康”理念的最高褒奖。我们深知,每一次面神经的完好保留,意味着一个自信笑容的重现;每一份听力的成功守护,连接的是一个家庭重获的欢声笑语。我院神经外科团队将继续深耕神经外科前沿技术,以临床难题为攻关方向,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升诊疗水平;同时,始终秉持人文关怀,倾听患者诉求,以精湛医术与温暖服务,为更多患者驱散病痛阴霾,点亮生命希望之光,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道路上步履不停,砥砺前行。
专家视角
神经外科蔡璞主任:"听神经瘤治疗已从‘切除肿瘤’迈向‘功能保留’时代。分级不仅是手术难度的标尺,更是预判神经功能存留的关键。Koos I-II期是保听保面的黄金窗口,一旦进展至III-IV期,面神经的解剖保留率虽可达60-80%,但功能保留率将骤降至30%以下。早诊早治是守护患者生活质量的唯一捷径!若出现以下任何一项症状,请立即前往神经外科就诊,这可能是听神经瘤发出的求救信号!”
专家简介
蔡璞,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脑瘫肌张力障碍、植物人促醒、颅内复杂肿瘤、脑出血微创手术、颅内复杂病变活检的外科手术治疗,擅长神经外科机器人手术,近年实施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手术500余例。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全麻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植物人促醒手术、神经外科机器人手术,率先开展机器人、神经内镜、显微镜联合应用的神经肿瘤、脑出血微创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