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一年中最热、最佳的提升阳气“加油站”的三伏天快到啦!此时,人体气血通畅,腠理开泄,正是驱散体内寒湿,调节虚寒体质的最佳时机。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就是借助三伏阳气与热来驱寒,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预防秋冬季旧疾的反复发作!
什么是三伏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跨越夏季和秋季时节,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最潮湿闷热的日子,因此有热在三伏的说法。三伏天的起始日期是根据《阴阳书·历法》的规定来确定的。具体来说,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算作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标志着末伏的开始。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我国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特色疗法之一,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的三伏天,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将温阳祛寒的药物贴敷在相应穴位上,达到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病治病的功效。
三伏贴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体虚易感冒者。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辨证为脾胃虚寒、脾胃虚弱者。
3.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身痛、月子病、更年期综合征等辨证为虚寒体质者。
4.儿科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消化不良、厌食、腹泻、脾胃虚寒者。
5.各类痛症: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辨证为虚寒证者。
6.亚健康调理:体质虚弱、易疲劳、容易出虚汗、怕冷、易感冒者。
7.其他阳虚体质者。
三伏贴禁忌症
1.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严重过敏者、疤痕体质者。
2.阴虚体质、湿热体质等。
三伏贴注意事项
1.穴位贴敷前应洗澡或局部清洗,穿透气性好的宽松衣衫。贴后6小时内不能冷水洗澡,6小时后如洗澡宜用温水,且不能使劲揉搓贴敷的皮肤处,避免引起皮肤破损,诱发感染。
2.贴敷时间:成人6-8小时,儿童2-4小时,以能耐受、无皮肤瘙痒、不起泡为度。治疗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禁食生冷,贪凉不仅伤及脾胃,还可使寒邪在体内凝滞,影响疗效。尽量避免吸烟饮酒、食用海鲜、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泡现象。
3.穴位贴敷者当天应避免吹电风扇、空调,最好是待在自然通风的地方,敷贴24小时内不宜剧烈运动,要注意休息。
4.如果穴位贴敷部位感到局部灼热痛痒难忍,可以立即去除。不要用手搔抓,防止抓破后引起感染。局部痒甚者可涂抹炉甘石洗剂。
5.如果出现水泡,不要惊慌,应保护创面,若起小水泡,局部清洁消毒,可外敷消炎药膏如百多邦以防感染。如水泡较大,需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三伏贴时间地址及联系方式
贴敷时间
(注:贴敷最佳时间为每伏的第一天 )
伏前贴2025.06.21-07.19
初伏贴2025.07.20-07.29
中伏贴2025.07.30-08.08
末伏贴2025.08.09-08.18
加强贴2025.08.19-08.28
贴敷地点
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1号楼2楼中医科门诊、3号楼2楼中医科住院部
中医科联系电话
中医病房:023-88519123
中医理疗室:023-88927514
这个夏季让我们以盛夏之火,焚冬日之寒——让三伏的每一缕药香,都成为抵御寒冷的铠甲。
专家简介
杨瑞勇,中医科学术带头人
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
师从全国名中医郭剑华、重庆市名中医杨国汉、首都名中医陈枫,擅长针药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三叉神经痛、耳鸣等神经运动系统疾病;发明“造隧通玄法”针刀治疗神经性皮炎; “头项五针短刺法”速效治疗眩晕;“阴阳调神针法”治疗失眠;“基于筋经理论刺络法”治疗实性头痛;“针刺十八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鼻炎;分期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中风病,对内外妇儿杂病的中医药治疗也颇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