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联系方式

医院位置

表扬信

阳光推介

微信公众号

护士到家

回到顶部

显示
隐藏

特色诊疗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诊疗 > 特色技术

【临床技术】微创中的微创——我院消化内科开展内镜下黏膜全层切除术

时间: 2025/7/18 来源:本站 访问次数:

没有开腹的刀光,不见漫长的恢复期!近日我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采用最新微创技术“内镜下黏膜全层切除术(EFTR)”,针对消化道固有肌层或深层的病变有良好成效。手术仅通过纤细的内镜器械,便完成了以往需外科开刀的复杂操作,以“微创中的微创”技术实现病灶的彻底清除。

什么是内镜下粘膜全层切除术?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术)是一种将消化道管壁全层连同病变组织一并切除的先进的内镜技术,这种手术方式主要用于治疗来自消化道固有肌层或深层的病变,尤其适用于治疗传统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难以处理的肿瘤。EFTR手术过程中会主动造成消化道的穿孔,因此切除病变后需对消化道壁的全层缺损进行闭合,要求较高。

内镜下粘膜全层切除术适应症

1.起源于固有肌层深层、部分腔外生长、与浆膜层密不可分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2.少部分抬举征阴性消化道癌前病变和早期癌;

3.少部分困难解剖部位结肠病变(如结肠憩室内腺瘤);

4.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EFTR+淋巴清扫术)。

病例分享

病例1

万先生(化名)胃镜检查发现胃壁深处存在一处直径约1.5厘米的黏膜下肿物,超声内镜检查提示病变来源于浆膜层;消化内科团队采取主动“人工穿孔”的方法,实现完整剥离瘤体,创面应用金属夹夹闭,同时采用穿刺排气、缓解气腹。

病例2

吕女士(化名)胃镜检查发现胃窦后壁见一2.5厘米的黏膜下肿物,超声内镜检查提示病变来源于肌层;消化内科团队通过“预注射+分层切除”技术,实现肿瘤整块切除,病理评估达到治愈性标准。  

病例3

许女士(化名)胃镜检查发现胃底见一2.5厘米的黏膜下肿物,超声内镜检查提示病变来源于浆膜层;消化内科团队采用“黏膜切开+全层切除”策略,完整剥离肿瘤并缝合肌层,避免胃穿孔风险。

内镜下粘膜全层切除术难点

不同于传统手术,内镜下粘膜全层切除术(EFTR)需在内镜下完整切除累及消化道全层的病变,并巧妙缝合创面,堪称“在豆腐上雕花”。因此该手术难点在于既要彻底切除病变,又不能损伤周围血管和脏器。

我院根据内镜下粘膜全层切除术的特点,采用“高清染色内镜+超声引导技术”辅助手术,能清晰显示患者病变浸润深度,确保病变完全切除的同时,不损伤周围血管和脏器。

消化内科简介

我院消化内科作为江北区消化内科医疗质控中心,现有医护人员27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6人。

科室下设消化内镜中心,拥有奥林巴斯290超高清电子染色胃镜、电子结肠镜、放大内镜、奥林巴斯十二指肠镜、金山胶囊内镜、德国ERBE高频电凝发生器及富士超声内镜等先进设备。

科室开展业务:

长期开展对慢性胃炎、肝炎及黄疸、消化性溃疡、胆石症、胃食管反流病及消化道肿瘤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和研究。

擅长对消化道大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肝硬化肝性脑病等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

联系电话:8851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