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联系方式

医院位置

表扬信

阳光推介

微信公众号

护士到家

回到顶部

显示
隐藏

特色诊疗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诊疗 > 特色技术

【临床动态】200公里生死时速——我院成功救治一位长途转运而来的脑出血危重患者

时间: 2025/7/18 来源:本站 访问次数:

近日,一位脑出血危重患者跨越200公里从其它医院转运至我院,最终成功获救。通过急诊绿色通道、机器人辅助血肿清除术及多学科协作救治,患者术后次日即恢复清醒并自主进食,最终独立行走出院。本次病例再次彰显了我院在危急重症救治与智能医疗技术应用领域的领先实力。

患者因突发意识障碍、左侧肢体偏瘫,由外院经120急救车疾驰近200公里转入我院。入院时,患者急查头颅CT显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压迫导致脑组织严重受损,随时可能发生脑疝,危及生命。我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神经外科、麻醉科、放射科等多学科团队30分钟内完成术前评估,决定采用“机器人辅助血肿清除术”实施精准抢救。


时间就是生命,手术快速展开。术中,主刀的蔡璞主任及其手术团队借助高精度立体定向机器人系统,通过三维影像重建精确定位血肿位置,规划最佳穿刺路径。仅用直径5mm的微创通道,便一次性清除颅内血肿20ml,手术全程出血量不足5ml,最大程度保护了周围脑组织功能。术后CT显示血肿清除彻底,脑压显著下降。 

得益于微创手术的快速恢复优势,患者术后次日即神志转清,可自主进食;48小时后,在康复团队指导下开始床旁肢体功能训练;两周后,患者右侧肌力从入院时的0级恢复至4+级,可独立行走,语言功能完全恢复。出院时,患者紧握医护人员的手感慨:“本以为后半辈子要卧床了,没想到还能站起来走路,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从200公里外的紧急呼救,到患者昂首走出医院,这场生命奇迹的背后,是我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急救体系与智能医疗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机器人手术、5G远程会诊等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让更多危急重症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高质量救治,践行“生命至上,科技护航”的庄严承诺。  

专家视角

“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而立体定向机器人能将手术误差控制在0.5mm以内,尤其适合深部血肿清除。”主刀医生、神经外科蔡璞主任指出,“此例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院前转运、急诊决策、机器人微创手术与早期康复的全链条无缝衔接,这也是我院作为区域卒中救治中心的常态化救治模式。”

专家简介

蔡璞,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脑瘫肌张力障碍、植物人促醒、颅内复杂肿瘤、脑出血微创手术、颅内复杂病变活检的外科手术治疗,擅长神经外科机器人手术,近年实施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手术500余例。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全麻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植物人促醒手术、神经外科机器人手术,率先开展机器人、神经内镜、显微镜联合应用的神经肿瘤、脑出血微创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