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神经外科团队借助一项前沿的植物人促醒手术——脊髓电刺激术(SCS),成功唤醒了一位因动脉瘤破裂出血陷入深度昏迷、被判定为植物人状态的患者。这一突破性成果彰显了我院在神经外科领域的过硬的技术实力与团队勇于攻坚的精神,更为众多类似患者家庭带去了重燃希望的火种,是我院践行“以患者为中心” 服务理念的又一有力见证。
一年前,76岁的梁奶奶因突发剧烈头痛被紧急送医,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虽经全力抢救保住了生命,但严重的脑损伤导致她陷入深度昏迷,对外界刺激几无反应,进入医学上的“植物状态”阶段。漫长的康复治疗虽维持了她的生命体征,却迟迟未能叩开她意识的大门。
在家属的殷切期盼下,即使面对的促醒工作难度极大,我院神经外科昏迷促醒团队始终未曾放弃。经过多学科联合会诊以及严格的神经功能评估(包括详细的临床检查、放射科分析和电生理监测),专家团队决定为梁奶奶实施脊髓电刺激术(SCS)。
在完善的手术预案保障下,神经外科蔡璞主任通过X光引导,将柱状经皮穿刺电极从患者胸椎段植入,上行至颈髓2-5位置的脊柱硬膜外腔,并将电极与体外刺激器相连。
术后,神经外科团队精细调节电刺激参数,寻找唤醒梁奶奶沉睡意识的最佳“密码”。在电刺激下,梁奶奶的眼神开始有意识地追踪移动物体,并对呼唤名字有了定向反应;随着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梁奶奶肢体活动能力显著改善,在适度搀扶下,梁奶奶已能短暂站立并尝试迈步行走。
梁奶奶的苏醒,不仅彰显了我院神经外科在昏迷促醒领域的技术突破与精准操作,更体现了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医疗团队与康复团队无缝衔接、协同发力的强大实力。从手术台上的精准施治到康复阶段的科学指导,每一步都凝聚着我院 “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也印证了我院在疑难病症救治与功能康复领域的深厚积淀,更为众多面临相似困境的家庭带来了希望的光亮。
专家视角
“脊髓电刺激术为传统促醒方法效果不佳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特别是像梁奶奶这样高龄且昏迷时间较长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路径,” 神经外科蔡璞主任介绍,“其核心在于通过调节神经网络兴奋性和整体脑环境,激活大脑潜在的自我修复能力。这个成功案例,再次验证了SCS在昏迷促醒领域的巨大潜力,也体现了精准评估、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科普时间
脊髓电刺激术(SCS)
脊髓电刺激术(SCS)是一种通过微创手术将精巧电极植入患者颈髓背侧硬脊膜外腔的前沿技术。与直接刺激大脑不同,SCS通过向高位脊髓发送温和的特定频率电脉冲,可广泛调节大脑神经网络兴奋性,改善脑血流,促进神经功能重塑。这种“由下而上”的作用机制,为众多常规促醒手段无效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专家简介
蔡璞,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脑瘫肌张力障碍、植物人促醒、颅内复杂肿瘤、脑出血微创手术、颅内复杂病变活检的外科手术治疗,擅长神经外科机器人手术,近年实施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手术500余例。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全麻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植物人促醒手术、神经外科机器人手术,率先开展机器人、神经内镜、显微镜联合应用的神经肿瘤、脑出血微创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