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是什么
近日,国内部分区域爆发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名称源自非洲坦桑尼亚的土著语“Chikungunya”,意为“痛到弯腰”,形容患者因关节剧痛而弯腰蜷缩的姿态。随着夏季高温多雨,蚊虫进入快速繁殖期,这种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大增。试想一下,被蚊子叮一口,第二天突然烧到39℃以上,手指、脚踝、膝盖痛到怀疑人生,走路像企鹅,握筷像帕金森——这就是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三件套”:高烧+关节剧痛+皮疹。
病毒通过伊蚊(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当蚊子叮咬了感染者后,再去叮咬健康人,病毒就随之传播给健康人了。
中医防蚊妙招
1.香囊驱蚊——移动防护罩
经典配方:藿香、艾叶、佛手柑、仓术、佩兰等各10克。
佩戴位置:腰间及脚踝处(蚊子主要攻击区域)。
2.药浴防叮——从皮肤渗出驱蚊素
端午驱毒浴:艾叶+佩兰+香茅草各30克煮水泡澡。
简易版:药汁涂抹关节处(蚊虫最爱部位)。
3.饮食调理——吃出来的防蚊体质
中医认为湿热体质者更容易招惹蚊虫,调理湿气可减少蚊虫叮咬。
祛湿茶:荷叶5g+薏米10g+决明子3g煮水。
忌口清单:芒果、荔枝、酒类(增加体味吸引力)。
4.穴位刺激——身体自带驱蚊开关
每日按压这些穴位可减少汗液酸性物质分泌:
曲池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
每次按压2分钟,早晚各一次。
真正的传统智慧从不是复古表演,而是让古法焕发新生。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随身佩戴中药香囊,用千年实践验证的绿色防线,守护家人减少蚊媒疾病侵扰!
专家简介
杨瑞勇 主任中医师 中医科学术带头人
师从全国名中医郭剑华、重庆市名中医杨国汉、首都名中医陈枫,擅长针药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三叉神经痛、耳鸣等神经运动系统疾病;发明“造隧通玄法”针刀治疗神经性皮炎; “头项五针短刺法”速效治疗眩晕;“阴阳调神针法”治疗失眠;“基于筋经理论刺络法”治疗实性头痛;“针刺十八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鼻炎;分期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中风病,对内外妇儿杂病的中医药治疗也颇有研究。